荷塘區于1997年8月由株洲市原東區三個辦事處和原郊區三個鄉合并設立。總人口23.50萬,總面積159平方公里。與瀏陽市、株洲縣、蘆淞區、石峰區接壤。地勢東北高,南西低,中部高,西側低,屬丘陵地帶。屬亞熱帶季風溫潤氣候,熱量豐富,雨水充沛。礦產資源主要有石灰石。地處“南北通衢”三要沖,交通便捷。上海至昆明320高等級公路縱貫南北,區內主要干道新華路西通京珠高速公路;京廣、湘黔、浙贛三大鐵路干線在這里交匯,有我國最大的鐵路貨運編組站和湘江千噸級碼頭,距黃花國際機場60公里,“水陸空”交通三位一體。通訊發達,可直撥國際國內長途程控電話。

行政區劃
荷塘區轄5個街道、1個鎮、1個鄉。
月塘街道:文化路、東湖、合泰、南岳嶺、石塘沖、石子頭、水竹、野鴨沖、袁家灣9個社區居委會。
茨菇塘街道:上月塘、新月塘、長征、前進、鉆石路、荷葉塘、麻園、黃家塘、紅旗路、余家沖、紅旗村、601、天鵝13個社區居委會。
宋家橋街道:新村、天臺、宋家橋3個建制村,四三○社區、芙蓉社區2個社區居委會。
桂花街道:桂花、新塘坡、戴家嶺3個建制村,桂花、新荷、趙家沖、向陽4個社區居委會。
金山街道:金鉤山、太陽、荷塘鋪3個建制村,金鉤山、晏家灣、湘華3個社區居委會。
仙庾鎮:青草沖、董家沖、黃坡田、香草塘、東山、三八、霞山、樟橋、黃塘、雙泉、柏沖、徐家塘、蝶屏、仙庾、夏家段、帥家塅、東元沖等17個建制村和永福1個社區居委會。
明照鄉:三搭橋、東流、茶園、響塘、太平橋、道嶺、明照、亭子前、曹家塘、北塘、菱塘、青草壩、龍洲、星星、大豐、新市、桐梓坪等17個建制村。
歷史沿革
荷塘,北宋時已有村落。因該鎮六坊鄉以前有一條村,它東南西三面有石山聳立,成陸前,由于洶涌海水被山阻攔,沖激較大,地勢低陷,象是“河中之塘”,因此初名河塘。以后,隨近一帶遍植連藕,夏日荷花盛開,荷香飄拂,故有“荷塘”雅稱。
荷塘在民國2年(1913年)劃為警察第四區署。1931—1937年劃歸第四區。
荷塘建國前后屬第四區,建國后,1955年龍溪鄉改名外海區。1958年初分外海、荷塘、潮蓮3個大鄉。1958年改歸外海公社。1961年,荷塘、潮蓮從外海公社劃出,成立荷塘公社。1977年底,潮連從荷塘公社劃出歸江門郊區,1984年荷塘公社改為荷塘區。
自然地理
荷塘區地勢東北高,南西低,中部高,西側低,屬。荷塘區內地形主要由山丘、旱地、溝港、池塘及水田構成。 荷塘區有較大排灌溝渠8條,地勢北高南低,水位(吳淞)在32-39米之間,水流匯入湘江。荷塘區屬亞熱帶濕潤氣候,溫和濕潤,四季分明,無霜期一般為274天
氣溫:年平均氣溫為17.5℃,最高氣溫為39℃左右,最低氣溫為0℃左右
濕度:年平均相對濕度為78%
風向:夏季主導風以東南偏東風為主;冬季主導風以西北風為主
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1376毫米,最大降水量為110.3毫米
基礎設施
荷塘區地處“南北通衢”之要沖,是全國四大鐵路框紐-株洲市的東大門,交通便捷。上海至昆明的320高等級公路縱貫南北, 區內主干道新華路西通京珠高速公路;京廣、湘黔、浙贛三大鐵路干線在這里交匯,我國最大的鐵路貨運編組站-株洲北站和湘江千噸級碼頭距荷塘區僅2公里;航空距長沙黃花機場60公里,已全部由高速公路連通,形成了“水陸空”三位一體的交通優勢。通訊發達,境內可直拔國際國內長途程控電話,開通了移動通訊和電傳。旅游資源豐富,其中乾隆皇帝御題“仙人贊化,庚嶺回春”的仙庚公園,古樟蔽日,風景優美,是株洲市八大公園之一。基礎設備完備,城區道路全部硬化,水、電、氣供應充足。城區環境良好,煙塵控制全面達標,綠化覆蓋率達54%,被譽為“綠色城區”。
經濟概況
2005年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42.1億元,同比增長13.7%。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億元,同比增長6.7%;第二產業增加值22.3億元,同比增長16.9%;第三產業增加值18.3億元,同比增長11%。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18507元;三次產業比重為3.5:53:43.5。 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92億元,增長14.9%。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3億元,增長6.2%;第二產業增加值60.37億元,增長15.9%;第三產業增加值29.2億元,增長13.7%;非公經濟增加值37.16億元,增長15.3%。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33047元;三次產業比重為2.6:65.6:31.8。
荷塘區是一個以機械、電子、冶金行業為主的工業區。有東南亞最大的株洲硬質合金廠和享譽全國的株洲車輛廠為代表的中央、省屬大型企業20多家,市屬骨干企業70多家,年工業總產值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主要產品有硬質合金、鐵路車輛、電焊條、輪胎、電子元器件等200多個品種。全區現有區直工業企業、 鄉辦企業、私營企業逾千家,逐步形成了機械、化工、電器、紙質包裝和建材五大支柱行業,主要產品有鋁銀粉、水泥、紅磚、節能電力變壓器、車輛配件等50余種。
近年來,荷塘區按照“建大市場,促大流通”的思路,一手抓市場硬件建設,一手抓配套,首力改善招商引資環境,先后制定了對個體工商戶收費許可證制度,推出了對個私企業掛牌保護制度,并出臺了一系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之士來荷塘區投資興業,全區現有三資企業30多家,每年引進企業10余家。先后建成了華湘大市場、中南機電建材大市場、中南輪胎批發大市場、中南蔬菜農副產品批發大市場、汽車交易市場和新華配件大市場等30多個專業、綜合市場,開發了桂花路-長壽路環形商貿小區。目前,中南地區最大的汽車及汽車配件交易中心--株洲(國家)汽車城一期工程已建成運營,全區已初步形成了以紅旗廣場為中心,以新華汽車配件大市場為龍頭,集汽車及其配件、機電產品、建筑裝飾材料于一體的大型市場網絡,為全區商貿迅速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科技教育
科技產業進一步發展。“雙高”企業認定1家,“雙軟”企業1家,已經獲得著作版權,申報民營科技企業資格認定4家。全年荷塘區專利申請量達71件,其中發明專利達16件,專利申請量穩居城市四區前列。荷塘區高新技術企業21家,高新技術產品產值27.2億元,同比增長21.7%。
素質教育不斷推進。荷塘區擁有中小學校42所,其中區直小學9所,廠辦學校8所,鄉辦初級中學2所,村辦和鄉村聯辦完小11所,村小12所,在校中小學生17524人,專業教師948人。荷塘區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小學畢業率、升學率為100%,輟學率為0;初級入學率為100%,畢業率為96.3%,升學率為86%。特殊教育穩步發展,三殘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5%。幼兒教育進一步發展,荷塘區共有各類形式的幼兒園58所,3-6周歲幼兒6426人,入園5674人,入園率達88.3%。
文化衛生
衛生工作取得新的進展。全面完成農村藥品 “兩網”建設,完成了2個鄉鎮中心藥房及10個村衛生室藥柜規范化建設,農村藥價普遍下調20%左右;完成了區疾控中心加層改造,實施地方病疫區廁所無害化處理改造2614戶;完善社區衛生服務網絡,建立了6個中心、6個站。全年查出有螺面積6945畝,全年無急性血吸蟲感染病例;全年兒童“五苗”接種率達達92.86%;孕產婦保健覆蓋率95%,住院分娩率達100%,高危孕產婦住院分娩率、高危孕婦管理率100%,孕產婦死亡率43/10萬。
風土人情
按照當地風俗,一對新婚夫婦的男方人要來到女方娘家吃回門酒。
“回門酒”,結婚的第二天,新婚夫婦要“回門”,即回到娘家探望長輩,娘家要置宴款待,俗稱“回門酒”。回門酒只設午餐一頓,酒后夫妻雙雙回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