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概況】
撫州市,江西省轄地級市,境內東、南、西三面環山,地勢南高北低,屬南方濕潤多雨季風氣候,轄9縣、2區和撫州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東臨新區兩個重點開發區,總面積1.88萬平方千米。全市常住人口356.26萬人。
撫州市地處長三角、珠三角和閩東南三角區腹地,福銀高速公路、濟廣高速公路、撫吉高速、資光高速及向莆鐵路、滬昆高鐵等穿境而過。撫州市是長江中游城市群、海峽西岸經濟區、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以及原中央蘇區等重要城市之一,歷史上涌現了一大批名儒巨公,如北宋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大散文家曾鞏;詞壇巨擘晏殊、晏幾道;人稱“百世大儒”的哲學家、思想家陸九淵;明代戲劇家、文學家湯顯祖等。
撫州自西漢始建縣,三國孫吳置臨川郡,至隋改郡擴州易名撫州,已有2200多年建置史。臨川文化是撫州江右民系創造出來的區域性文化,亦為江右文化的重要支柱。以南城麻姑山為依托的麻姑文化、臨川四夢為支柱的戲曲文化、曹山寺為平臺的禪宗文化等傳統文化享譽海內外。南豐儺舞、廣昌孟戲、宜黃戲、撫州采茶戲等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千金陂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撫州先后被評為全國“50強氧吧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文化競爭力十佳城市、省文明城市、省衛生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詩歌之城”。
【行政區劃】
撫州市轄2個市轄區、9個縣:
臨川區 面積2121平方千米,人口101萬。郵政編碼344000。區人民政府駐贛東大道。轄7街道18鎮9鄉。
東鄉區 面積1262平方千米,人口
42萬。郵政編碼331800�?h人民政府駐孝崗鎮。轄9鎮4鄉。
南城縣 面積1698平方千米,人口
30萬。郵政編碼344700�?h人民政府駐建昌鎮。轄9鎮3鄉。
黎川縣 面積1729平方千米,人口
24萬。郵政編碼344600�?h人民政府駐日峰鎮。轄6鎮8鄉。
南豐縣 面積1909平方千米,人口
27萬。郵政編碼344500。縣人民政府駐琴城鎮。轄7鎮5鄉。
崇仁縣 面積1520平方千米,人口
31萬。郵政編碼344200。縣人民政府駐巴山鎮。轄7鎮8鄉。
樂安縣 面積2413平方千米,人口
33萬。郵政編碼344300�?h人民政府駐鰲溪鎮。轄9鎮6鄉(含1民族鄉)
宜黃縣 面積1944平方千米,人口
21萬。郵政編碼344400。縣人民政府駐鳳岡鎮。轄6鎮6鄉。
金溪縣 面積1358平方千米,人口
27萬。郵政編碼344800�?h人民政府駐秀谷鎮。轄7鎮6鄉。
資溪縣 面積1251平方千米,人口
11萬。郵政編碼335300�?h人民政府駐鶴城鎮。轄5鎮2鄉。
廣昌縣 面積1612平方千米,人口
22萬。郵政編碼344900。縣人民政府駐旴江鎮。轄5鎮6鄉。

【歷史沿革】
早在新石器晚期撫州就有人類活動,在臨川區撫北鎮磨盤山、上頓渡鎮桃子山寨、溫泉鎮虎形嶺、桐源鄉翁坊村金鐘,樂安縣鰲溪鎮寨上、南村鄉破腦上、龔坊鎮浯塘甲山、萬崇鎮成坊排上等地,考古發現石斧、石鏃、石鎊、石矛、石刀、紡輪、器腳和陶器以及鐵質蹄形鼎腿、鐵釜和鐵劍等殘片。在臨川區上頓渡鎮樂家寨、羅家寨,青泥鎮脊山;樂安縣山碭鎮山碭村營盤邊、鰲溪鎮林頭灣肖坊坑等地發掘出商、周及至春秋戰國時期鐵斧、鐵口鋤、陶器和原始瓷等器物。不少遺址的土城、城墻、城門、城壕遺址尚存,表明在春秋戰國時期這里就有人口聚居。
據中國最早的地理著作《禹貢》記載,夏商時期天下分九州,撫州區域屬揚州。
春秋戰國,撫州地域始屬吳國。此后,逐步壯大起來的越國于越勾踐二十四年(前473年),滅了吳國,撫州歸屬于越地。
據于今湖南、湖北的楚國不斷向東方擴張,于秦昭襄王元年(前306年),楚王熊商又將越國滅了,撫州區域納入楚國版圖。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時,秦國滅了楚國,撫州區域歸屬于秦。兩年后秦國滅齊,統一中國,分天下為36郡,撫州屬九江郡。
西漢王朝建立以后,才開始設有縣級行政機構。漢高祖四年(前203年),英布因在楚漢爭霸中戰功赫赫,受封為淮南王�;茨贤鯂I有衡山、九江、廬江、豫章4郡,豫章郡治設在今南昌市,管轄18個縣,這是江西地區最早設立的一批縣,南城縣是其中之一,在18個縣中排第11位。
唐武德五年(622年),改臨川郡為撫州,隸洪州總管府。又以南城縣之一部分另置永城、東興兩縣;以崇仁縣之一部分另置宜黃縣;以邵武縣之一部分另置將樂縣。
北宋初年,撫州為南唐轄地。開寶元年(968年),置宜黃場。開寶二年(969年),以南城置建武軍,隸江南西道,治南城。
明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改撫州路為撫州府,改建昌路為肇昌府。九月,又改肇昌府為建昌府。明洪武三年(1370年),南豐州復改南豐縣。洪武九年(1376年),廢行中書省,撫州、建昌兩府同屬江西布政使司湖東道。撫州府轄臨川、崇仁、宜黃、金溪、樂安5縣,治臨川。建昌府轄南城、南豐、新城、廣昌4縣,治南城。正德七年(1512年),置東鄉縣,隸屬撫州府。萬歷六年(1578年),置瀘溪縣,隸屬建昌府。
清順治二年(1645年),撫州、建昌兩府均屬江西省湖東道。雍正九年(1731年),撫州、建昌兩府改隸江西省南撫建道,轄縣、治所不變。
民國元年(1912年),廢府及直隸州,原撫州、建昌兩府所轄11縣均直屬江西省。民國三年(1914年),全國統一改變同名縣名,新城縣易名為黎川縣,瀘溪縣易名為資溪縣。
1949年5月,東鄉、金溪、資溪、臨川、崇仁、宜黃、南城、黎川等縣先后解放。臨川、東鄉、金溪、資溪縣屬贛東北行政區貴溪分區。接著劃出臨川縣的羊城、東外兩鎮另置臨川市,亦屬貴溪分區。同年7月1日,以臨川市和臨川、崇仁、宜黃、南城、黎川縣正式組建撫州分區,分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設于臨川市羊城鎮。同年8月,南豐縣解放,屬撫州分區。金溪、資溪改屬撫州分區。同年9月,廣昌、樂安縣相繼解放,屬撫州分區,廣昌縣屬寧都分區。
1950年4月,臨川市并入臨川縣,改置城關區。同年9月,改撫州分區為撫州區。
1951年6月,臨川縣城關區改為撫州市,屬臨川縣轄市。同年7月,撫州區改稱撫州專區。
1952年12月,廣昌劃為撫州專區。
1953年,撫州市改為撫州鎮,仍隸屬臨川縣。次年,撫州鎮升為縣級鎮,隸屬撫州專區。同年,廣昌縣劃歸贛南行政區管轄�!拔幕蟾锩逼陂g,造反派奪取了撫州專員公署一切權力。
1968年2月,正式成立撫州專區革命委員會,駐臨川縣撫州鎮。進賢縣劃入撫州專區。同年6月,東鄉縣劃歸撫州專區。
1969年10月,撫州鎮改為撫州市。
1973年2月,撫州專區改為撫州地區。
1979年5月,撤銷撫州地區革命委員會,成立撫州地區行政公署。
1983年8月,廣昌縣劃歸撫州地區。同年9月,進賢縣劃入南昌市。
1987年8月,根據國務院的批復,撤銷臨川縣與撫州市,設立臨川市(縣級),由于種種原因,這一建制直至1995年1月才正式實施。
2000年6月23日,國務院批復同意撤銷撫州地區和縣級臨川市,設立地級撫州市和臨川區,市人民政府駐臨川區。撫州市轄原撫州地區的南城、黎川、南豐、崇仁、樂安、宜黃、金溪、資溪、東鄉、廣昌和新設立的臨川區。同年10月20日,撫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掛牌開始對外辦公,地址仍在原撫州地區行政公署內。
2016年12月23日,按國務院有關批復精神,同意撤銷東鄉縣,設立撫州市東鄉區。原東鄉縣的行政區域為撫州市東鄉區的行政區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撫州市地處江西省東部,東鄰福建省建寧縣、泰寧縣、光澤縣、邵武市,南接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寧都縣,西連吉安市永豐縣、新干縣和宜春市的豐城市,北毗鷹潭市的貴溪市、余干縣和南昌市進賢縣。南北長約222千米,東西寬約169千米,總面積1.88萬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撫州市境內東、南、西三面環山,中部丘陵與河谷盆地相間。地勢南高北低,漸次向鄱陽湖平原地區傾斜。地貌以丘陵為主,山地、崗地和河谷平原次之。海拔500米以上山地占總面積30%,海拔100—500米之間丘陵占50%,海拔低于100米崗地和河谷平原占20%。市內最局峰—軍峰山海拔1761米。
撫州市境內山脈集中分布于東部和南部,山體走向為北東一南西向,主要有東部武夷山和南西部雩山,二者在平面上構成北東向斜“川”字形地貌框架。武夷山脈位于撫州市東部,沿贛閩省界向南延伸,為盱江和閩江分水嶺。主要有筆架山、出云峰、昌坪山、楊家嶺、會仙峰、九頭峰等海拔千米以上山峰10余座。雩山山脈分布在撫州市南西部,主要有大王山、芙蓉山、相山、血木嶺等,其中市內最高峰軍峰山屬于該山脈。
氣候特征
撫州市境內屬南方濕潤多雨季風氣候區,氣候濕潤,雨量充沛,光熱充足,四季分明,生長期長。全市年平均氣溫在17.06—18.44℃之間,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為27.64—29.85℃之間,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5.20—6.80℃。歷年極端最高氣溫42.2℃,極端最低氣溫-13.2℃。年平均降水量1740.7—2003.3毫米,集中雨季在4—6月,年平均降水日162.6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585.5小時。風向全年平均以靜風為主。由于地形復雜,氣候多變,旱澇、風雹、雷電和低溫天氣常有發生。
水文水系
撫州市有撫河、信江、贛江三大水系,大小河流470條。水流方向除贛江水系烏江外,均由南向北匯入鄱陽湖。
撫州市境內撫河水系:撫河在南城以上古代稱吁江,南城以下名汝水,貫穿撫州市中南部,為江西省僅次于贛江的第二大河流。撫河干流總長348千米,流經境內長271千米,多年平均徑流量78.9億立方米,流域面積16439平方千米。撫河主要支流有盱江、臨水、黎灘河、東鄉水等10余條。
撫州市境內贛江水系:市內贛江水系主要河流在樂安、廣昌兩縣境內,流域面積1422平方千米,有青田水、南村水、鰲溪水、潭港水、招攜水、牛田水、湖坪水、柯樹水。
撫州市境內信江水系:市內信江水系河流分布在東鄉、金溪、資溪三縣區,流域面積1560平方千米,有瀘溪水、黃通水、旸田水。此外,還有直接流入鄱陽湖的潤溪河。潤溪河發源于東鄉區北部楊橋鎮眉毛尖,全長21千米,市內流域面積為116.2平方千米。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撫州市共有高等學校4所(不含駐撫省屬高校),在校學生3.21萬人,專任教師數1742人;中等職業學校23所,在校學生3.33萬人,專任教師數1555人;普通高中42所,在校學生10.23萬人,專任教師數7449人;普通初中206所,在校學生17.27萬人,專任教師數1.31萬人;小學551所、教學點510個,在校學生29.53萬人,專任教師數1.88萬人;幼兒園769所,在園幼兒9.46萬人,專任教師數8790人;特殊教育學校11所,特殊教育學生(含隨班就讀生)2481人,專任教師數127人。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9.56%,高中階段毛入學率達94.6%。全市體育館數5所。
文化事業
撫州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38個,文化館(含分館)158個,公共圖書館(含分館)166個,電視臺數11座。年末廣播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100%,電視節目綜合人口覆蓋率100%。
國家一級圖書館:撫州市圖書館、金溪縣圖書館、崇仁縣圖書館
醫療衛生
撫州市共有各類醫療衛生機構(含村衛生室)2822個。其中,醫院115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2626個,專業公共衛生機構64個,其他機構17個。衛生技術人員26878人。其中,執業(助理)醫師9944人,注冊護士12366人。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23446張,其中,醫院床位數17497張。

【交通運輸】
公路
福銀高速公路是臨川境內第一條高速公路。全名福銀高速公路(福州—銀川),簡稱福銀高速,中國國家高速公路網編號為G70,途經福建、江西、湖北、陜西、甘肅、寧夏,溝通了中國的華南、華中與西北地區,全長2485千米。在臨川境內有臨川、羅針、東館等出入口。
撫吉高速公路(撫州至吉安)是江西省18條加密高速公路之一,路線東接福州至銀川國家高速公路,西接樟樹至吉安高速公路,項目全長179.188千米,路線經過途經臨川區、崇仁縣、宜黃縣、樂安縣、吉安市、永豐縣、吉水縣、吉州區兩市八縣(區)。在臨川境內有連城出入口。
撫金高速是金溪與臨川之間的高速公路�?傞L為39.288千米,屬于規劃建設的江西地方加密高速公路,該高速公路的建成將貫通花山界至里木、撫州至吉安、井岡山至眭村高速公路,成為江西高速公路網東西向的又一條干線大通道,這條高速公路同時與南北向的濟南至廣州高速公路、福州至銀川高速公路、大慶至廣州高速公路、上海至昆明高速公路連通。
撫八線起于文昌大道與撫城公路交界處,途經臨川、崇仁、樂安三縣(區)14個鄉鎮,終于樂安縣與永豐縣交界處,全長120.1千米(樂安境內60.03千米為二級公路,計算行車時速為80千米,崇仁、臨川境內60.07千米為一級公路,計算行車時速為100千米),總投資6.29億元,于2003年12月29日開工建設,2005年12月12日竣工通車。該路也是撫州市公路建設史上自行一次性投資最大、建設里程最長、標準等級最高的一條公路。
東臨一級公路全長40.985千米,其中臨川境內16.955千米,橫跨東鄉、臨川兩個縣(區)12個鄉鎮32個村,路基寬18米,其中混凝土路面寬15米,計算行車時速達100千米。東臨一級公路是連接滬瑞高速公路、浙贛鐵路與京福高速公路的大動脈,也是撫州境內梨溫高速公路和京福高速公路的連接線。
鐵路
昌福鐵路(向莆)為國家一級快速鐵路干線,設計時速200千米,線路全長632千米,途經江西省南昌市、撫州市和福建省三明市、福州市、莆田市。全線共設22個車站在撫州境內有撫州站、南城站、南豐站等火車站。
撫州站為二等站。于2013年建成。是向莆鐵路上的一個重要客運車站。撫州火車站的站房為三層,高度20.5米,站房建筑面積11998平方米,站前廣場26萬平方米,投資1.57億元。
撫州東站位于江西省東鄉縣新城區,是滬昆高速鐵路上的一個客運車站。距離撫州市中心38千米。車站設2站臺4線,其中正線2條,到發線2條,站臺為兩個側式站臺。站房建筑面積為6000平方米。
向樂鐵路是南昌縣通往樂安縣公溪鎮江邊村站的鐵路。長117.4千米,建于1961年6月,1965年12月通車,為地方工業支線,沿線車站總數13個,在撫州境內有撫州北站、臨川站等站。其中撫州北站是3等車站,其余都是4等車站。京九鐵路通車以后,向樂鐵路江家站至三江鎮站一段與京九鐵路共軌。

【旅游資源】
撫州市旅游資源豐富,現有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名村10個、中國傳統村落135個,占全省總數的近三分之一,居全省設區市首位。已有1個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2個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1個國家5A級景區、24個國家4A級景區、4個省5A級鄉村旅游點。國家4A級景區,數量居全省第二,榮獲“2020年度最美中國文化旅游城市”稱號。
資溪的大覺山有全程長3.6千米、落差180米,被譽為“亞洲第一漂”的峽谷漂流;南城的麻姑山因麻姑在此修道成仙而得名,且既是洞天、又是福地的風水寶地;盛夏時中國最大的蓮花池——廣昌姚西“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千古第一村”——樂安流坑古村,始建于五代,現仍保留有260多幢古建筑和650多處楹聯牌匾,是中國封建宗法社會的縮影;“千年古鎮”——金溪滸灣鎮,是宋明時期最大的印書集散地,曾有“書不到滸灣不全”的盛名。
自然景觀
撫州市內有省級風景名勝區南城麻姑山,有南豐軍峰山,有洪門水庫,有撫河源頭風光;境內有省級自然保護區3處,其中資溪馬頭山,自然保護區內有原始森林和動物,宜黃華南虎自然保護區內已多批外籍專家來此考察。還有臨川溫泉、資溪法水溫泉等景點和蓮鄉、桔鄉等觀光項目。
人文景觀
撫州市內有王安石紀念館、湯顯祖文化藝術中心、湯顯祖紀念館、湯顯祖墓、曾鞏讀書巖、曾鞏紀念館、譚綸墓、陸象山墓、樂史墓、吳澄墓,舒同書畫博物館,還有數條以撫州名人命名的街道。歷代到撫州為官或周游的文人墨客如顏真卿、王羲之、白居易、陸游、謝靈運等,為市內留下了大量詩詞、文賦、字畫、雕塑、摩巖石刻。遺存的革命遺址有:第四次反“圍剿”東、黃陂戰役舊址、第五次反“圍剿”高虎腦戰場舊址、康都會議及紅一方面軍總部舊址、閩贛省蘇維埃政府舊址、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等舊居。人文景觀是具有撫州特色的旅游資源。
文物古跡
撫州市域內擁有714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包括撫州玉隆萬壽宮等16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湯顯祖墓等87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汝東園民居群等8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528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涵蓋從遠古到現代各個歷史時期,從古建筑、古遺址到近現代重要史跡等各種文物類型。
古建筑群有樂安流坑村,黎川、南城的船形屋,廣昌驛前古建筑群,宜黃棠陰古建筑群,金溪滸灣書鋪街等,其中樂安流坑村被譽為“千古一村”,參觀考察人員絡繹不絕;古橋有臨川的文昌橋,南城的萬年橋、太平橋,宜黃的占公橋、永興橋、附東橋,崇仁的黃洲橋,其中文昌橋建于南宋嘉泰年中(1202年—1203年),萬年橋建于明崇禎七年(1634年),是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珍貴遺產。古塔臨川有萬魁塔,宜黃有三元塔、迎恩塔,南城有聚星塔,南豐有寶巖塔,崇仁有相山石塔、湯溪石塔、資溪有高云塔、實心石塔,東鄉有永鎮塔。此外,還有磨盤山新石器時代遺址、商代文化遺址、白滸古瓷窯遺址、白舍古瓷窯遺址、岳口益王墓葬區、洪門益王墓葬區、�;张f居、撫州會館等。千金陂成功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撫州是江西省中國傳統村落最多的設區市,有省級歷史文化名城2座,省級歷史文化街區20片;中國歷史文化名鎮2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1個;中國歷史文化名村8個,省級歷史文化名村7個;中國傳統村落96個,省級傳統村落33個。2020年6月入選為全國10個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市之一。
【風景名勝】
◆大覺山風景區
是國家5A級旅游景區,位于資溪縣城東約7千米,總面積204平方千米,是武夷山脈中段原生態保存最好的地區,景區內森林覆蓋率高達97%�?諝庵胸撗蹼x子含量每立方厘米平均3萬個單位、最高達36萬個,是一處“天然氧吧”。 四大文化旅游項目:大峽谷漂流、“大覺山鎮”宋朝古鎮、大覺巖寺、金玉藥師佛。2007年評為“新贛鄱十景”、 2011年評為“江西省十大新旅游景區”, 2012年成功拍攝30集大型神話史詩電視劇《天仙配后傳》等影視劇。
◆南城麻姑山景區
位于南城縣西部,離縣城約5千米。麻姑山屬武夷山系軍峰山之余脈,主峰海拔1179米,面積46平方千米。相傳麻姑在這里得道成仙,麻姑山因此得名。《名山志》說“中國有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分布在九州四海,唯獨麻姑山,既有洞天,又有福地,秀出東南�!甭楣蒙斤L景區分為仙壇勝境、麻源三谷、丹霞福地、竹海松濤和醉仙湖等五大景區,1991年被省政府批準為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
◆樂安金竹瀑布群
位于樂安縣金竹畬族鄉境內,面積60多平方千米,一部分屬省級自然保護區——老虎腦自然保護區。景區平均海拔1000米,主要景源是嚇通瀑布群,兼有畬族民俗和革命遺址。有大小瀑布26處,總落差400多米,其中虎嘯瀑布落差達96米,氣勢磅礴,被專家稱為全國少有,江西之首;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有紅豆杉、銀杏、榧樹等國家級保護植物,有華南虎、云豹、黑麂、白頸長尾雉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蘇門羚、方鹿、金貓、白鷴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清涼山國家森林公園
面積有3397.82公頃,最高點是海拔1100.3米的葫蘆嵊。公園內妙趣天成,擁有霧海、奇峰、秀木、峽谷、溫泉、瀑布、溪流等眾多自然旅游資源。 公園內有大小瀑布近30個,且形成3個大型瀑布群。據初步考察園區內有木本植物828種,為撫州全市植物總數的81.34%,而野生脊椎動物有300多種,是贛東地區十分重要的物種基因庫。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20種,有金雕、云豹、豹、大鯢、紅腹錦雞等國家重點保護動物33種,為全市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總種類的62.26%,是江西省珍稀植物最集中、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文昌里歷史文化街區
位于市中心城區東北部,是撫州的“歷史檔案館”和“老城博物館”,也是全省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歷史文化街區。是明代戲曲家“東方戲圣”湯顯祖的故里,是湯顯祖的出生成長地、文學創作地和安息地。這里有湯家山和汝東園2個省級歷史文化街區、13條明清歷史街巷、50多處明清歷史建筑,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玉隆萬壽宮),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湯顯祖墓、文昌橋),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4處。2018年10月,文昌里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2021年10月,入選第一批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
◆撫州名人雕塑園
是國家AAAA級景區,是綜合性開放式的城市大型主題公園。占地面積為1000畝。撫州名人雕塑園是一個集學術研究、文化傳承、教育娛樂、旅游休閑于一體的城市主題文化生態園。整體造型呈“如意”形狀,園內有 “天圓地方”、“牡丹親水”等六個廣場和11座形態各異的橋梁,種有銀杏、古樟、桂花等70多種名貴花草樹木。近300畝的湖面貫穿其中,形成一水連五湖的壯麗景觀,湖內有高100米“擎天一柱”的噴泉。主要景觀為王安石、湯顯祖、曾鞏、晏殊等66位名人雕塑,分別坐落在才子園、英烈園、院士園、狀元園、宰相園內,展現了撫州“才子之鄉,文化之邦”千百年氣勢恢宏的歷史畫卷。
◆流坑古村
始建于五代,興起于宋代,歷史上科舉昌盛、官宦如云,曾出文武狀元各1人,進士34人�,F于村中仍完整的保存了明清傳統建筑及遺址260余處,匾額楹聯682方(處),家藏文物321件,是中國古典民居建筑中的明珠,也是為數不多的人類文明的瑰寶,被文物專家譽稱為“千古第一村”,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流坑村列為國家首批歷史文化名村。
◆竹橋古村
�。▏�4A級旅游景區),始建于元末明初,是中國清代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先后榮獲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保護示范點、中國最美50個傳統村落、省級歷史文化名村等稱號。十家弄和八家弄建筑群組、六座祠堂以及養正山房、公和堂、懷仁書院、賜福廟等古建筑物集合成為封建社會農商儒并重的人文歷史信息標本。
◆黎川明清老街
入選江西省歷史文化街區,是黎川首個國家4A級旅游景區和中國傳統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位于縣城南部黎灘河畔,現存的老街連綿毗鄰600余家騎樓式店鋪,有100余幢保存完好具有江南民居特色的明清古建筑,其中還串聯著新豐橋和橫港橋。其中張恨水舊居就坐落在古鎮老街的核心區域內,故居與其他100余戶老宅層次錯落,是黎川古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宜黃曹山景區
�。▏�4A級旅游景區)位于宜黃縣城西北8千米處。規劃有禪農、禪文、禪醫、禪食、禪趣五大體驗區,打造成集“禪境、禪味、禪趣、禪意”中為一體的全國禪養小鎮新標桿,使之為世界曹洞宗形象代表,一個禪意濃郁的文化休閑旅游景區。曹山寶積寺始建于唐代咸通(公元870-873)年間,是中國佛教禪宗五大派系之一——曹宗洞祖庭,迄今已有1200年歷史。
◆中國蓮花景區
位于中國白蓮之鄉——江西廣昌南部的驛前鎮境內,景區主要由中國蓮花第一村——姚西和明清古建筑群——驛前蓮花古鎮兩部分組成。中國蓮花第一村——姚西。坐落在江西第二大河流——撫河源頭--血木嶺山腳下,村舍民居錯落有致,被數千畝蓮花簇擁環抱,是全國種植面積最大、觀賞性最強賞蓮區。2016年榮獲“最大的蓮池”吉尼斯世界紀錄稱號。
◆金溪滸灣古鎮
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素有“江南重鎮”之稱,歷史上曾是“朝庭之漕倉、贛東之商埠、江南之書鄉”,特別是明清木刻印書業遐邇聞名。鎮內旅游資源豐富,擁有中國古代印刷遺產地--前后書鋪街、佛教曹洞宗傳教勝地千年敕建--疏山古剎、道教名山--靈谷峰、省級歷史文化名村(櫸林書舍)--黃坊村、千年古村(五里樟林)--洛城村、金溪戰役紀念碑等一大批風景名勝。2016年初,滸灣鎮獲得文化部批準,建立“中國雕版印刷文化保護基地”和“中國印刷博物館滸灣分館”兩塊牌子。

【歷史文化】
撫州素有“才子之鄉、文化之邦”的美譽,歷史上培育出7個宰相、13個副宰相、2451位進士。著書立傳的學者有300多人,著述481種,5580多卷,其中65種770多卷被列入《四庫全書》。唐初四杰之一王勃就發出了“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的吟頌。有資料記載,歷史上有科考制度以來,全國進士有10萬人,其中江西有1萬人,占全國的1/10,而撫州有近3000人,占江西的1/3。涌現出晏殊、晏幾道、陸九淵、湯顯祖等一大批名儒巨公,歷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撫州有兩家,分別是王安石、曾鞏。
臨川文化以臨川古治屬為核心,涵蓋現今撫州市十余縣區,生成于秦漢,興盛于兩宋,延綿于明清。其人文、風物、哲學、教育、文學、藝術、科學、技術、醫理、學術、宗教、民俗、體育、語言、建筑、美食等實行向性組合;輻射邵武、南嶺、廬陵、洪都和浙皖、甌閩部分領地。
撫州采茶戲、三角班、孟戲、儺舞、錢索舞、海鹽腔以及板凳龍燈、水龍燈、火老虎燈、獅子燈、跑馬燈等,是臨川文化的藝術形態。銀魚炒藕絲、紅燒牛肚、水豆腐和麥雞豆腐等四大名菜以及臨川貢酒、安石牌菜梗、三橋薯粉絲、婁滸米粉,臨川葛粉、臨川夏布和撫州西瓜、青泥柑桔、嵩湖柿子、七里崗生姜、榮山燈芯草,則是臨川飲食文化和農耕文化的杰作。
臨川文學
詩書豐繁,“文獻之邦”是“臨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據資料載,列入《四庫全書》存目的論著,撫州籍人氏著述就有近800卷之多。橫臥撫州市東門的“文昌橋”,就是“臨川文學”昌盛的象征。傳說是“文昌橋上賞文章”、“文昌橋上賽文章”、“文昌橋上賣文章”、“文昌橋上曬文章”、“欲覽詩書文昌橋”、“無才莫進撫州門”。
在中國古代文學中,宋詞與唐詩、元曲爭奇斗妍。宋初的詞壇,主要是江西人氏占據。據唐圭璋先生《宋詞四考》,兩宋時期全國有詞人867人,江西占153人,其中撫州籍詞人42人,成為江西詞人的主體。特別是北宋詞人晏殊,辭筆清麗,氣度閑雅,“音情纏綿而不偎薄,達意明白而不發露”,樹一代詞風。后人稱他為“導宋詞之先路者”、“北宋倚聲家初祖”。晏殊的兒子晏幾道,擅長小令,后人稱他“把中國令詞推向頂點”。
在中國文學史上,中唐和北宋時期兩次“古文運動”,實質上是散文革新運動。領導這場運動的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八大家中,撫州占二家,這就是王安石、曾鞏。時人稱曾鞏文章是“曾子文章眾無有,水之江漢星之斗”。特別是王安石在宋代新古文運動中,不僅理論上獨樹一幟,而且在創作實踐上別具一格,力主“以適用為本”,立意超拔,瘦硬奇崛,從理論和實踐兩方面反對了西昆派唯美主義頹風,實為北宋文學革新運動之主將,唐宋八大家之中堅。梁啟超說:“荊公于中國數千年文學史中,已占最高的位置矣”。
撫州戲曲
撫州是江南地方戲曲出現最早和最興盛地之一。南方戲曲,以“永嘉雜劇”為始祖,最早傳入南豐。清康熙初年,宜黃產生的“二黃腔”已在浙江流行,后傳播到安徽、湖北,再經藝人加以創造,遍及全國。嘉靖年間兵部尚書譚綸又將海鹽腔帶回家鄉宜黃,宜黃戲子竟有千人之眾。撫州采茶戲,是撫州地方戲的一支勁旅,很受當地人民的歡迎,得到戲劇界的喜愛。
儺舞,是“中國古代舞蹈的活化石”,是“臨川文化”的一塊瑰寶。撫州是中國“儺舞之鄉”。江西10個“儺”縣,撫州占6縣,其中又以南豐儺為最古老、最系統、最完整,“延今三千余年”,襲而不衰,蜚聲中外。撫州戲曲藝術的產生和發展,塑造了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一位戲劇巨人湯顯祖。他的代表作“臨川四夢”,即《牡丹亭》、《紫釵記》、《南柯記》、《邯鄲記》,標志著中國明代傳奇戲劇發展的新高峰,在中國戲曲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形成了撫州獨特的戲曲文化。早在20世紀中葉,他的劇作已不斷被譯成英文、日文、法文在國外廣泛傳播,爭相上演。上海昆劇團赴法國演出《牡丹亭》,反映依然十分強烈。湯顯祖與英國的莎士比亞齊名。日本戲曲史家青木正兒指出他們是“東西曲壇的偉人”。中國人稱湯顯祖為“東方的莎士比亞”;外國人稱莎士比亞為“西方的湯顯祖”。
宋明理學
理學是中國后期封建社會以倫理為本體,涵泳儒、釋、道三教思想之精粹的最為精致、最為完備的哲學體系。北宋以降,江西是理學的發達之地,而安詳、溫馨的臨川區域,致力于理學探研的人物尤多,大家巨子尤眾。北宋李覯是宋代哲學中唯物主義學派的先導,為 “一時儒宗”,胡適先生稱其為北宋一個偉大思想家、兩宋哲學的開山大師。南宋以陸象山為代表的象山學派,元代以吳澄為代表的草廬學派,明代泰州學派的三傳弟子羅汝芳和以吳與弼為代表的崇仁學派,清代以謝文洊為代表的程山學派,表現了臨川區域哲人開宗創派的學術進取精神,展示了臨川區域理學的繁榮景象。尤其是陸象山“心學”的創立,作為主觀唯心論之一翼,與朱熹的客觀唯心論一起,共同構建了宋明理學的唯心主義哲學體系,使之更加完整、恢宏、深刻和精致。同時,從抽象方面發掘和強化了人“心”的本原性心理能量,突出了作為主體的“人”的主觀能動性和超越性。陸象山及其后繼者王陽明的“陸王心學”,對元、明、清三代的思想文化發展,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而其“人皆可為圣人”、“百姓日用為道”的命題及其合理內核,則成為李贄、黃宗羲等思想大師誕生的誘發因素。
旴江醫學
旴江醫學是中國古代四大地方醫學流派之一,分布于江西省旴江流域(即現撫河流域)。浮丘公駐足南城麻姑山修煉,煉丹制藥,開建昌制藥先河,為建昌藥業之始祖。葛玄避地南城麻姑山,布道行醫、煉丹制藥,撰《祭煉大法》、《靈寶秘訣》。 旴江古往今來,名醫輩出,醫著宏富,形成了一枝獨秀的地方醫學群體和以南宋陳自明、元代危亦林等為代表的名醫圈。據考證,自西漢迄民國,“旴江醫學”有醫家2016人,醫學著作815種。江西古代十大名醫中,撫州旴江醫家有陳自明、危亦林、龔廷賢、李梴、龔居中、黃宮繡、謝映廬等七位,江西兩大藥幫之一的“建昌幫”亦出自旴江流域。
旴江醫學主要代表醫著有《婦人大全良方》、《世醫得效方》、《萬病回春》、《壽世保元》、《醫學入門》、《紅爐點雪》、《醫門法律》、《謝映廬醫案》等。不少醫著傳播海外,對鄰邦的傳統醫學具有有深遠的影響。如龔廷賢《萬病回春》在日本翻刻20次,甚至被奉為后世派經典;古朝鮮的醫學全書巨著——許�!稏|醫寶鑒》,其引用頻次前十的漢籍醫書中,有李梴《醫學入門》、危亦林《世醫得效方》、龔信《古今醫鑒》、龔廷賢《萬病回春》4種旴江醫著。被針灸史界公認的全國歷代62家針灸學派中,旴江醫家占有席弘、陳自明、龔廷賢、李梴、魯之俊5家,為針灸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撫州禪宗
撫州曾被譽為“天下禪河中心”,是多家禪宗學派的誕源地。被胡適稱為“中國最偉大的禪師”——馬祖道一禪師于唐天寶3年,率徒眾來到撫州宜黃石鞏寺,建立了唐代禪宗兩大派系之一的洪州宗。唐咸通年間,本寂禪師也來到撫州宜黃,在曹山寺廣收徒眾,開創了禪宗五家中的曹洞宗。本寂禪師之后,文益禪師受當時臨川郡守的邀請,來到臨川主持崇壽禪院。在崇壽禪院,文益禪師自創了禪宗五家中的法眼宗,在禪宗發展史上享有崇高地位。金溪疏山寺是歷代禪宗泰斗弘法圣地,歷代高僧輩出,光海外高僧來學者就有數十人。五代云門宗創始人、高僧文偃禪師專程來到疏山寺參訪,十方賢達云集,常住僧眾千人,為當時禪宗之中心。崇仁人無明慧經于新城(今江西黎川縣)壽昌寺開創曹洞宗壽昌系,其法嗣博山元來、湛靈元鏡、永覺元賢等人,各各揚化一方,暢演宗乘,分衍出博山、東苑、鼓山三大支系法脈。
撫州商幫
撫州商幫是江右商幫的一個分支,明清時足跡遍及南方甚至全國,而東南亞諸國亦有“無撫不成鎮”之說,撫州商幫成為江右商幫的代表。在明清景德鎮瓷業“五府十八幫”中,“撫州府”“撫州幫”人數僅次于當地。萬歷年間,云南官員王士性派人到全省及周邊地區巡視發現,不僅省內居民“十有五六”原籍撫州,連緬甸、越南一帶部落酋長、頭人也大多撫州人,于是驚嘆“作客莫如江右(江西),江右莫如撫州”。清中期,兩湖地區手工業和商業還十分落后,幾乎無人會經商,當地流傳著“無撫(州人)不成市”的諺語。
宋淳熙年間,布商陳泰將巨款散貸給崇仁、樂安、金溪乃至吉安等地農民,作為對苧麻和夏布的生產投入,以定購其產品。如此“包買商”在國內尚無先例。明清時期,撫州商人進居北京商埠,其瓷商、紙商無孔不入,壟斷北京瓷市紙場,而清時臨川毛筆在京大戰,爭奪市場壟斷權,成為時尚新聞。清初,李渡鎮周家制筆商至蘇州開店,因乾隆帝甚愛周家所制的毛筆,賜其店名為“周虎臣”,并列入貢筆,由此占據京師市場而舉世聞名。咸豐年間,臨川周虎臣筆、紫光閣筆與浙江王一品筆并稱“中國三大名筆”。乾隆時,建昌藥幫盛極一時,藥商被尊為“紅頂商人”,壟斷贛閩兩省40余縣中藥業近300年之久。李渡、文港等地原屬撫州地區,當年的貨物碼頭,貨船沿河堤排去有數千米長。從晚清到抗戰時期,李渡的商貿達到最高峰,貨幣流量達到了平均每天20多萬銀元。
民國時,北京會館多達五百余家,而江西會館72所,占總數八分之一,其中撫州獨擁13所,冠居江西各郡縣之首,證明撫州商幫是江右商幫各大分支中最強商幫。著名鹽商李宜民、慈善家陳文楷、著名義商謝廷恩、紡織巨子朱仙舫、西南首富湯子敬、華氏茅臺酒創始人華聯輝、“四特酒”創始人婁修隆、周虎臣筆莊創始人周虎臣、建昌藥業等都是撫商杰出代表。
民俗活動
作為端午節的標志性習俗,劃龍舟深受撫州人民喜愛,相傳起源于紀念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盛行于唐代。經過時間加持、歲月洗禮、傳承創新,這項民俗已經從原先單純的寓意發展成內涵豐富,融習俗、祈福、健身、競技為一體的盛大民俗活動,是撫州農歷五月的民間體育盛事。
風俗民情
撫州有抬康公菩薩的習俗,這一習俗是為了紀念南朝時在臨川擔任內史的著名山水詩人謝靈運,每年有祭拜儀式,后來這一習俗逐漸演變成集民間祭拜和商貿活動為一體的民俗集會,俗稱康公廟會。各地還有些不同的習俗,如樂安縣男孩滿15歲為滿丁之年,亦需宴請。青壯年一般不行壽慶,有“三十沒人曉,四十無人知,五十吃只雞,六十來賀喜”之說。六十壽誕,操辦壽宴,親友多送壽面、壽燭、衣料、紅包(現金)等壽禮。金溪、崇仁等縣壽宴為兩餐,頭天為“暖壽酒”,正日為“拜壽酒”。六十歲以后,每十年一慶壽,祝壽規模一次比一次大。小孩周歲生日興“摸周”。建房造屋,親友要備禮道賀,并出力“幫工”。主人設“開工酒”“上梁酒”“竣工酒”宴請工匠、親鄰。上梁時,泥木工喝彩,同時鳴爆竹、撒米糍。遷新居,主人宴請來賀賓客。端午、中秋、除夕等節日,血親之間備禮互送,俗稱“送節”“送中秋”“送年”,以晚輩到長輩家為禮。娶親是“先請后賀、不請不賀”,其他喜慶是“先賀后請、不賀不請”。
方言
撫州地方言通用贛語。撫州話是贛語的一個方言,即贛語撫州片,或稱之為撫廣片、撫州南城片,主要分布在江西撫河流域和福建省西北部。

【生活習俗】
一、發型
古時,在清朝以前都是蓄發的。和中國其它地方一樣。本縣在清朝時期被滿清政府強迫剃發,從此男人都是蓄發扎長辮,婦女頭上盤髻(有圓形、船形、橢圓等類型)。民國期間,男人剪辮,剃和尚頭或蓄平頂頭、西裝頭、飛機頭;少女仍留長辮,婦女則改善為反梳反折,或梳短發。
二、首飾
舊時,民間頗重裝飾。富裕之家,男人戴金戒指,婦女頭籠珠翠,發系金簪,耳垂金環,手串玉鐲,逞財顯勢。一般人家,男人無所裝飾,婦女多用荊釵或銀釵別發,間有戴銀手錫者。解放后,男女以戴手表為時尚。近年來,城鄉部分人民生活由“溫飽型”轉向“富裕型”,多用金戒指、金項鏈、金耳環裝飾。
三、服飾
晚清時期,粗藍土布盛行,民間都是便裝,男女穿大襟衣、掩腰褲(女服要飾邊,男服下飾邊)。民國時稍有變化,農村婦女穿不飾邊的大襟衣,男人改穿對襟衣。城鎮公務人員、教師、學生穿中山裝、青年裝。商人穿袖長過掌的下港裝。豪紳富戶天熱穿長衫,天冷穿皮袍。闊少穿西裝。太太、小姐多穿旗袍、花裙。解放后,人民群眾的衣式日新月異。
四、節日
春節 正月初一 稱“春節”,俗稱“過年”。凌晨家家戶戶鳴放煙花爆竹來接年。祭祖完畢,晚輩向長輩拜年。早餐,炒青菜(大多數以芥菜為主)1碗全家共食,其意清清吉吉。餐后,城區居民多去親友或鄰居家互相祝賀春節;農村群眾多往祠堂上新丁,生男孩可領丁餅1雙,生女孩只記下生辰、名字。男人不挑水,女人不洗衣物、不動針線。初二至十五的每天上午(不含初三或初四),繼續走親訪友,但下午一般不拜年。初三(個別地方初四)這天,只到上年有長輩亡故的親友家向亡靈拜年;下午,家家吃辭年酒。解放后,拜年習俗仍有保留,但向長輩拜年時不再下跪。
立春 基本上與全國一樣,而在清代時,民間和官府十分重視。這天,家家準備好迎春接福的紅紙條,貼于廳堂正中壁上,待立春時刻一到,鳴爆、點燭、焚香、祈天地求福;官府須請貧民或乞丐扮春官,坐于轎內,后隨泥牛(紙牛涂上泥),在城內外游行后,到南門郊區田間舉行春耕儀式。
元宵夜 家家燈火輝煌,有掛燈、賞燈、玩燈之舉,戶戶人家食湯圓;男女老少多愿外出觀花燈。
清明節 人們上山掃墓,用土塊壓紙錢于墳頂,俗稱“叫青”或“掛紙”,以緬懷祖先。也有許多青年男女,在這天邀伴去郊外踏青。
立夏 在這天人們必定吃肉,稱“撐夏”,說立夏吃了肉,做事不覺累,不會“畏夏”和“瘦夏”。民間還有在這天稱體重之俗。
靖午節 俗稱“過節”、“端節”。這天,家家堂前懸掛端角公(民間相傳是鐘馗),大門兩側懸掛艾葉、菖蒲,小孩胸前吊掛“香袋”、“蛋絡”,用風仙花將指甲染紅。早晨只吃糯米綜子、包子等。中午,在室內燃燒艾葉熏趕蚊蟲,將雄黃酒灑遍墻頭、屋角及水缸、壇、罐人置處,防蜈蚣、蝎、蛇為所害,有條件的地方群眾觀看龍舟賽。下午或晚上,全家人團聚飲酒。
六月六 俗稱“嘗新日”。城郊農村早熟的早稻已開鐮收割。農民在這天殺雞買肉佐餐,品嘗自己辛勤耕種收獲的新谷,稱“嘗新”。凡藏有族譜的人家,均在這天拿出來放在陽光下翻曬,稱“敞譜”。家有藏書也多在這天拿出翻曬。家庭婦女,喜在這天翻曬各種衣物,據說可免蟲蛀。
乞巧節 傳說這天晚上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會佳期。舊時,少女在這天晚上對著月光用紅絲線穿繡花針成功者,眾人稱之為“巧姑娘”。
中元節 俗稱“七月半”,又稱“鬼節”。民間用燒紙錢祭奠神來懷念已故的家人。
中秋節 中午,各家設宴歡聚,有吃鴨肉煮米粉的習慣;晚上,全家團聚吃餅賞月。青少年喜用碎瓦片堆疊瓦塔稱“瓦子燈”,塔內燃燒木柴。待瓦塔燒紅后,撒上食鹽或潑上煤油,霎時火花四濺,光亮奪目,觀者如堵,直至夜深興盡方散,稱“燒塔”或“燒瓦子燈”。
重陽節 又稱“重九節”。這天,人們喜登高賞菊或放風箏,并多在這天蒸糯米釀酒,其意是“又甜又久”�,F為老人節活動日。
過小年 各家各戶設宴痛飲,也稱過“伢子(當地方言,小孩之意)年”。舊時,凡被老板在這天請去赴宴坐上的,暗示來年不再被雇用。凡在娘家居住的婦女,應過小年后即回婆家。
除夕 稱“過大年”。是傳統中隆重的節日。家家打掃門庭,貼春聯、粘門神畫及吉祥小紅紙條等。有的人家在房門后放上甘蔗兩根,其意生活象甘蔗一樣節節高,越過越甜蜜。同時,點燭、燃香、鳴爆敬天地、祭祖先。晚上,合家同堂,擺酒聚餐。飯后,給未成年人“壓歲錢”,徹夜不眠,稱“守歲”。午夜,鳴爆關大門,稱“封財門”。
【地方特產】
特色物產
南豐蜜桔、廣昌白蓮、資溪白茶、撫州西瓜、崇仁麻雞、黎川香榧、樂安竹筍、臨川虎奶菇、金溪蜜梨、洪門鳙魚、東鄉綠殼蛋雞、樂安花豬、黎川茶樹菇、王橋花果芋、南城淮山
非遺工藝
臨川篾編、南豐泥爐、南豐儺面具、樂安蛋雕、撫州木質浮雕、南城麻姑酒、資溪竹烙畫、臨川剪紙、臨川金銀鏨刻
十大名菜
甲魚粉皮、紅燒牛肚皮、臨川藕絲、葵花蓮子、汝水養生飛天鳳、焦頭筍、南豐魚絲、建昌香蒸肉、崇香燜雞、龍須豆腐
地方小吃
撫州泡粉、臨川菜梗、麻姑米粉、滸灣油面、資溪酒鹵雞、灌芯糖、藕絲糖、凍米肉丸、紅妹子豆腐乳
“十大名小吃”:黎川芋糍、金溪油面、臨川牛雜、湯翁鍋貼餃、霉豆腐餅、鹽煨華綠寶貝蛋、南豐水粉、資溪面包、羹團子、晏殊餅

【榮譽稱號】
2014年,撫州市入圍國家園林城市;同年9月25日,撫州市“國家森林城市”正式授牌。
2015年,撫州躋身中國宜居城市百強。
2016年,撫州市獲評“中國特色鄉村旅游目的地品牌”。
2016年10月,撫州市入圍“2016最美中國榜”。
2016年12月,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地區。
2017年、2018年、2019年,連續三年上榜中國文化競爭力十佳城市。
2018年4月,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11月,被中國圍棋協會正式授予“全國圍棋之鄉”稱號。
2019年,被評為2019年度中國國家旅游最佳全域旅游目的地,2019年度中國投資環境質量十佳城市;同年11月30日,在中國城市大會上榮獲“世界一流品牌城市共建城市”榮譽稱號。8月,被列入首批中國圍棋文化名城。
2020年3月5日,撫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喜獲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數據中心)榮譽稱號;6月,成為全國首批10個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市之一;8月,被評為江西省雙擁模范城;9月,入選第二批裝配式建筑范例城市名單。2020年10月,被評為全國雙擁模范城(縣)。2020年11月,獲評中國營商環境特色50強和進步獎。 2020年11月,撫州市入選基礎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推廣應用示范區名單。2020年12月,撫州市入選中國城市營商環境排行榜TOP200第96名。2020年12月25日,被國家衛生健康委等授予“無償獻血先進省(市)獎”。
2021年1月,撫州市被正式命名為國家衛生城市。
2021年4月,榮獲“最美中國文化旅游城市”獎項。
2021年6月4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正式批復撫州為全國林業改革發展綜合試點市之一。
2021年10月,入選第二批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名單。
2021年12月,入選江西省生態園林城市。
2021年12月20日,撫州市榮獲 “中國詩歌之城”稱號。12月,被中國圍棋協會列入“全國圍棋產業化實施試點城市”和全國“國際圍棋文化交流中心”建設城市。
2022年1月11日,國務院批復同意將撫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2022年4月,入選第一批城市更新省級試點名單。
2022年4月,入選“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2022年11月,入選12個首屆全國民間文藝版權保護與促進試點地區之一。
2022年12月23日,入選第二批教育部基礎教育綜合改革實驗區。
2023年3月,撫州市被定為中國詩歌之城論壇永久舉辦地。
2024年1月,撫州市入選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市名單。
2024年3月,被列入中國氣象局氣象高質量發展試點。
2024年6月,入選10座國際形象潛力型城市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