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區位于景德鎮市區中部、西部、南部,分別與樂平市、浮梁縣、鄱陽縣、珠山區交壤,屬城市郊區。全區總面積380平方千米。總人口為16萬人(2006年底),其中非農業人口7.7萬人。全區轄1個街道、2個鎮、3個鄉。共有31個居委會,48個行政村。境內還有西郊墾殖場、昌江區開發區、景德鎮高新區。年均溫17.1℃,年降水量1773.8毫米,無霜期247天。皖贛鐵路、206國道及昌江河直通全境,南河自東向西注入昌江。湖田、楊梅亭、黃泥礦等古窯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府寺是南宋抗金英雄岳飛駐馬之地,三閭廟為明、清古街建筑,保留完好。
區人民政府駐瓷都大道。郵編:333000。代碼:360202。區號:0798。
行政區劃
昌江區轄1個街道、2個鎮、3個鄉:
街道:西郊街道
鎮:竟成鎮、鲇魚山鎮
鄉:呂蒙鄉、麗陽鄉、荷塘鄉
歷史沿革
原名景南區,始建于1970年3月。1980年5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準,改稱景德鎮市昌江區。1983年,將鄱陽縣的鲇魚山鄉和荷塘墾殖場劃屬景德鎮市昌江區。1985年6月21日,設置舊城鄉、鲇魚山鄉(贛府廳字[1985]333號)。1987年3月14日,設置麗陽鄉(從鲇魚山鄉劃出)(贛府廳字[1987]121號批復)。1987年9月19日,設置荷塘鄉(贛民函[1987]91號批復)。
1989年1月9日,撤銷鲇魚山鄉,設立鲇魚山鎮(贛民字[1989]06號批復)。1989年7月20日,撤銷昌江區舊城鄉,改設為浮梁鎮(現屬浮梁縣)(贛民字[1989]102號批復)。1990年2月17日,將昌江區竟成鄉洋湖村委會、青塘村委會的河北村民小組劃歸浮梁縣浮梁鎮。(贛民字[1990]29號批復)。1994年11月16日,撤銷竟成鄉,設立竟成鎮(贛民字[1994]221號批復)。2000年,全區轄1個街道、2個鎮、3個鄉。2002年8月8日,將珠山區的西郊街道辦事處劃歸昌江區管轄;昌江區的太白園街道辦事處劃歸珠山區管轄(贛民字[2002]180號批復)。
自然資源
昌江區屬贛東北丘陵山區,境內多山,其中山地69.55%,水面4.75%,森林覆蓋率45.56%。氣候屬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夏熱冬冷,春秋溫和。氣候溫暖,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達248天。冬季多偏北風,春夏之交梅雨綿綿,夏秋之際晴熱干燥。全年主導風向為東北風,日照率 45%,年平均氣溫17℃左右。年降水量在1500-1800毫米之間,多集中在夏季。濕熱的氣候適宜農作物和各種植物的生長。礦產資源豐富,有沙金、沙石、瓷土、煤、礦泉水等,尤以沙石、礦泉水為最,具有一定的開發價值。目前已有沙石采集、片石塘口七個。 植物資源種類繁多,適宜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的植物在昌江區廣泛分布。珍貴的樹種有銀杏、羅漢松等,其中荷塘鄉童坊村的銀杏有2000多年的歷史,野生獼猴桃資源十分豐富。
經濟發展
昌江區是中國瓷都--景德鎮市唯一城郊區。轄區環繞整個市區,總面積408平方公里 .昌江區委、區政府根據昌江區地處城鄉結合部這一區情區位,按照"依托城市、服務城市、發展昌江、奔向小康"的思路,確定了建設"工業強區、農業特區、市場大區、城市新區"的發展目標,提出走"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依靠科技、依托 市場、發展民營"的區域經濟發展路子。通過近幾年的努力,全區社會事業和經濟發展取得可喜的成績。 改革開放以來,昌江區工業、農業、第三產業發展勢頭良好。工業方面,已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現代化、集約化的城郊工業經濟格局,產品主要覆蓋陶瓷、電子、機械、化工、醫藥、食品、造紙、建材、鑄造、家具制造等10大門類。生產出的超萬件青花大瓷瓶、特大型瓷板畫,大型瓷船、龍缸等陶瓷產品聞名海內外。農業方面,昌江區是瓷都主要的蔬菜和副食品生產基地,素有"魚米之鄉"的美譽,已形成種、養、加一條龍的生產格局,有十多個項目已被列為省、市特色農業重點示范項目。第三產業方面,昌江區立足"依托城市、服務城市"的戰略,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已建成和正在興建的十大市場,位于城市東西南北中優勢地段,其中五大市場被稱之為瓷都市場建設的"五朵金?quot;。房地產開發方興未艾,正在規劃建設的郭璞峰景區、三寶國際陶藝村、月亮湖生態旅游區等七大景點將成為拉動昌江區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交通運輸
昌江區地理位置得天獨厚,交通便捷。近年來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昌江區城市功能明顯增強,經濟發展環境不斷優化,區位優勢更加凸顯。現有公路318.98公里、鐵路36.1公里、水路35.5公里。陸運、空運、水運兼備,立體交通網絡已經形成。皖贛鐵路穿境而過,北通蕪湖、南京,與津浦、滬寧線相連,南抵貴溪、鷹潭,與浙贛、鷹廈線相接。九景高速公路與新206國道、生態大道在此接軌。客貨運輸量迅速擴大,初步形成東至上海、寧波,西至長沙、武漢,南至廣州、珠海,北至北京等運輸線路網絡。國家4C級羅家機場距區機關僅5公里可起降麥道 82型、波音 737型等大中型客機,現已開通景德鎮至北京、上海、廣州、廈門、武漢、鄭州等全國各地航線。水運客貨輪300噸級船舶可常年經鄱陽湖直抵長江。市區形成了以26條公交線營運為主、出租車為輔的城區公共交通格局。
基礎設施
隸屬華東電網,電力供應充足,目前西市區已建有2×12萬KVA蛇壟里變電站和2×3.15萬KVA西苑變電站。能滿足各種工農業生產電力需求。
自來水日供水量20萬噸,第四水廠于2004年建成供水后,現已新增日供水量20萬噸,水源取自昌江,達到國家一級飲用水標準。
昌江區重點企業開門子企業集團承擔全市的管道煤氣的生產,目前已有居民用氣3萬多戶,工業用氣每年達1億立方米。并有能力按需擴大生產規模。
郵電通訊事業快速發展,全市實現了交換程控化、傳輸數字化、營業微機化、郵路自辦化和通訊手段多樣化。計算機因特網用戶正逐年上升。
旅游景點
景德鎮三寶國際陶藝村:由旅加著名陶藝家李見深教授于1995年創建。在近10年的發展過程中三寶得到了國際陶藝組織、國際陶藝教育界、中國陶藝界、教育界、文化界廣泛關注,成為了中國陶瓷文化國際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自創立以來,景德鎮三寶國際陶藝村先后接待了來自全世界的藝術家陶藝家和各界專家、學者友人和重要機構人員數千人。 三寶陶藝研修院作為中國第一個陶瓷文化的代表被國際陶藝協會于2002年接納為正式成員組織。
郭璞峰自然風景旅游區:位于景德鎮市西南部、昌昌江區鲇魚山鎮境內,因郭璞(晉人,在此修行煉丹)而得名。風景區內有原始森林面積1.2萬畝,水域面積1000畝,有人文景觀,道教文化景點。林區內山巒起伏,植被豐富,四季如春,鳥語花香,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水域內碧波疊起,清澈見底,2001年被江西省林業廳正式確定為省級森林公園。風景區內可建各項旅游設施,可辟成供城市居民度假、休閑、旅游的理想場所。
月亮湖(山田水庫)風景區:地處景德鎮市西城區,距新建的206國道及正在建設的景鷹高速、南環高速1~1.5公里,風景區交通便利.庫區資源豐富,水庫總庫容為1980萬立方米,集水面積76.8平方公里;周邊山林面積11000多畝,其中天然林7600畝,人工林3400余畝;湖畔水田2100畝,旱地500畝。庫區水面開闊,水面面積達到2050畝,庫區水面直線長度為4000多米,湖區寬度320米~520米,水深2~6米,適宜皮劃艇、摩托艇、滑水等水上體育運動。
楊灣風景區:位于景德鎮市西南市郊荷塘鄉楊灣村(即陳灣瓷土礦),距市區僅15公里。這里“春來山花爛漫,夏時飛瀑清泉,秋景詩情畫意,冬令竹翠山青”。森林面積二萬七千畝,竹林七千余畝,植物覆蓋率達98%,可謂真正的“天然氧吧”。是您休閑度假的絕佳選擇。 景區內基礎設施完備,吃玩游樂、住宿休閑一應俱全。風味獨特的農家茶飯,風韻古樸的竹樓木閣讓您體驗親近自然的愉悅;水上泛舟、林中射箭、溪邊品茗、亭間棋牌讓您盡釋繁忙工作的壓力。超大多功能廳可承辦會議接待、卡拉OK、各類聚會、舞會、聯歡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