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概況】
密云區,隸屬北京市。位于北京市東北部。東西長69千米,南北寬64千米。屬燕山山地與華北平原交接地,東南至西北依次與平谷區、順義區、懷柔區接壤,北部和東部分別與河北省的灤平縣、承德縣、興隆縣毗鄰。是華北通往東北、內蒙古的重要門戶,故有“京師鎖鑰”之稱,是北京重要飲用水源基地和生態涵養區。總面積2229.45平方千米,是北京市面積最大的區。密云區常住人口為527683人。下轄17個鎮、2個街道和1個鄉(地區辦事處)。
密云區山水兼備,自然地貌特征為“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區面積占全區面積4/5,水源保護區占全區面積3/4。全區林木覆蓋率達73.63%,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高于市區40倍,生態質量全市排名第一。 密云區主要特產有密云甘栗、紅香酥梨、御皇李子、“云岫”李子、熘雞脯等。
【行政區劃】
密云區轄2個街道、17個鎮、1個鄉(地區辦事處):
鼓樓街道 面積13.1平方千米,人口10.51萬,政府駐檀州家園社區新南路110號,下轄29個社區
果園街道 面積7.6平方千米,人口52840,政府駐新西路2號,下轄18個社區
密云鎮 面積13平方千米,人口8566,政府駐黨校路9號,下轄6個行政村
十里堡鎮 面積30.8平方千米,人口2.2萬,政府駐十里堡村,下轄5個社區和12個行政村
河南寨鎮 面積66.7平方千米,人口2.47萬,政府駐河南寨村,下轄3個社區和28個行政村
溪翁莊鎮 面積87平方千米,人口20970,政府駐溪翁莊村,下轄8個社區和14個行政村
穆家峪鎮 面積102平方千米,人口30566,政府駐南穆家峪村,下轄3個社區和22個行政村
巨各莊鎮 面積107.8平方千米,人口24309,政府駐水峪村,下轄4個社區26個行政村
西田各莊鎮 面積130.26平方千米,人口4.3萬,政府駐西田各莊村雁密路99號,下轄3個社區和34個行政村
大城子鎮 面積144平方千米,人口15977,政府駐大城子村,下轄1個社區和22個行政村
石城鎮 面積252.8平方千米,人口5900,政府駐石城村,下轄1個社區,15個行政村
太師屯鎮 面積202平方千米,人口3.21萬,政府駐永安街143號,下轄5個社區和34個行政村
北莊鎮 面積84.25平方千米,人口8636,政府駐北莊村華盛路大街142號,下轄1個社區和11個行政村
高嶺鎮 面積122.43平方千米,人口1.8萬,政府駐高嶺村政府路8號,下轄2個社區和21個行政村
不老屯鎮 面積193.2平方千米,人口2.38萬,政府駐不老屯村,下轄2個社區,26個行政村
古北口鎮 面積83.1平方千米,人口7340,政府駐古北口村,下轄4個居委會和9個行政村
馮家峪鎮 面積214.25平方千米,人口9081,政府駐馮家峪村,下轄1個社區和18個村委會
東邵渠鎮 面積109.3平方千米,人口1.25萬,政府駐東邵渠村,下轄2個社區和14個行政村
新城子鎮 面積157.02平方千米,人口11620,政府駐新城子村,下轄1個社區和18個行政村
檀營滿族蒙古族鄉 面積2.87平方千米,人口5247,政府駐育才路9號,下轄3個社區
【歷史沿革】
密云區歷史悠久,距今6000年前,燕落寨雪山文化遺址出土的新石器、陶器等文物考證,已有人類聚居。唐虞時期,密云地區屬幽陵。《史記·五帝本紀》載,“舜請流共工于幽陵”,筑“共工城”。“共工城”距今4100年,是北京歷史上最早的古城。
西周、春秋時期屬燕國。戰國時代一度被東胡占據,燕昭王二十九年(前283)燕將秦開擊退東胡后設五郡,漁陽郡即為新設的五郡之一。漁陽郡址在密云統軍莊村南半千米之南城子,此為密云地區行政建置最早的記載。
秦始皇二十二年(前225年),置漁陽郡、漁陽縣,為密云地區建縣之始。縣址與郡址同設于南城子,現密云全境統歸其管轄。
西漢時期,密云地區分屬漁陽郡之漁陽、獷平、厗奚3縣。王莽建新朝,改漁陽郡為通潞郡,改漁陽縣為得漁縣,獷平縣為平獷縣,厗奚縣為敦德縣。東漢復稱漁陽郡和漁陽縣、獷平縣、厗奚縣。漁陽郡郡址一度徙治于潞,后又遷回原址。
三國,為魏地,建置未變。西晉初,郡、縣俱廢,密云地區屬幽州燕國。后復設漁陽郡、漁陽縣,密云地區屬之。十六國時期,密云地區先后屬后趙、前燕、前秦,仍為漁陽郡漁陽縣。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漁陽郡徙治于雍奴,漁陽縣仍舊。
東魏元象元年(538年),安州及所屬之密云郡、安樂郡、廣陽郡以及所屬之8縣(密云、要陽、白檀、安市、土垠、燕樂、方城、廣興(大興))寄治幽州北界漁陽縣境內。其中密云為北魏皇始二年(397年)置,縣治原址在今豐寧縣大閣鎮東北南關村。縣南15千米余有高山,常年云霧繚繞,名密云山,即今之云霧山。縣名來自山名。
北齊,廢漁陽縣入密云;廢廣陽郡,將大興、方城二縣并入燕樂縣;廢密云郡,將要陽、白檀二縣并入密云;又廢土垠入安市。密云地區為安州安樂郡之密云、燕樂、安市三縣分轄。北周,改安州為玄州(元州),廢安市入密云。密云地區為玄州安樂郡之密云、燕樂二縣地。
隋開皇三年(583年),廢安樂郡,六年(586年),徙玄州(元州)于薊縣,十六年(596年)于舊玄州地置檀州,轄密云、燕樂二縣。大業三年(607年),廢州設郡,改檀州為安樂郡。密云地區為安樂郡之密云、燕樂二縣地。
唐武德元年(618年),廢郡設州,改安樂郡為檀州。長壽二年(693年),州址遷今縣城。天寶元年(742年),改檀州為密云郡。乾元元年(758年),又改密云郡為檀州,密云地區仍為檀州的密云、燕樂二縣地。
五代時期,后梁乾化三年(913年),廢燕樂縣入密云。密云為檀州密云地。后唐因之。后晉天福元年(936),割幽云十六州予契丹,檀州為十六州之一。自此密云地區為遼地。
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遼歸還涿、易、檀、順、景、薊6州24縣于宋。宋改檀州為橫山郡,改行唐為威塞。密云地區為宋橫山郡之密云、威塞二縣地。宣和七年(1125年),金收回6州24縣地,仍稱橫山為檀州,威塞為行唐。后廢行唐入密云。金太宗天會四年(1126年),廢檀州,密云歸中都路順州管轄。金末復檀州,以密云入檀州。
元朝,密云地區為大都路檀州地,后又復置密云。
明洪武元年(1368年)十一月,省密云入檀州,十二月復置密云,并省檀州入密云,屬北平府。永樂元年(1403年)改屬順天府。正德元年(1506年),改屬昌平州,旋罷。正德九年(1514年),復屬昌平州。
清初密云仍屬昌平州。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改屬順天府北路廳。雍正六年(1728年),直屬順天府。
民國三年(1914年),密云屬京兆地方。民國十七年(1928年),改京兆為北平,密云改隸河北省。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5月,長城抗戰失敗,密云被劃入“非武裝區”,屬薊密行政督察專員區。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1月25,日偽“冀東防共自治委員會”成立,12月25日,改稱為“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密云屬之。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8月,日本侵略軍完全占領密云,12月隸偽河北省冀東道。
民國二十七(1938年)6月,八路軍第四縱隊挺進冀東,于密云、灤平、昌平三縣交界地區建立昌灤密聯合縣,密云西部地區屬之;于密云、平谷、薊縣三縣交界地區建立密平薊聯合縣,密云東南部地區屬之。10月二聯合縣撤銷。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4月,薊平密聯合縣建立,隸晉察冀邊區冀東辦事處,密云潮河東地區屬之。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11月,薊平密聯合縣西北辦事處擴建為平密興聯合縣,密云潮河東地區為之第三區,隸冀東十三專署。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11月,平密興聯合縣改稱平三密聯合縣。密云潮河以東地區仍為第三區,隸冀東十三專署。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6月,建豐灤密聯合縣,密云潮河西地區屬之,隸晉察冀邊區平北專署。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11月,豐灤密聯合縣劃歸冀東十四專署。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5月,又重新劃回平北專署。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軍建立偽密云政府,隸偽河北省冀東道。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7月,改隸偽河北省燕京道。
民國三十二年(1943年)7月,平三密聯合縣第三區擴建為承興密聯合縣。密云潮河東地區屬之,隸冀東十四專署。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9月,抗日戰爭勝利,日偽軍拒向八路軍投降。國民黨政府軍乘機攻入密云,在原日偽軍控制區建立縣政府,隸河北省冀東道。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1月,承興密聯合縣撤銷。于密云潮河東地區建密東辦事處,隸屬關系未變。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6月,豐灤密所屬密云潮河西地區與密東辦事處所轄潮河東地區合并,恢復密云建制,隸屬冀東十四專署。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2月,密云復分為東西兩縣,潮河東地區建密云,隸冀東十四專署;河西地區建乙化縣,隸平北專署(后改冀察專署)。1948年12月5日,密云城解放。
1949年8月,密云縣、乙化兩縣合并,仍稱密云縣,隸河北省通縣專署。
1958年4月,河北省通縣專署撤銷,密云區改屬河北省承德專署。
1958年10月,密云劃歸北京市管轄。
2015年11月,撤銷密云縣,設立密云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密云區位于北京市東北部,屬燕山山地與華北平原交接地,是華北通往東北、內蒙古的重要門戶,故有“京師鎖鑰”之稱。東西長69千米,南北寬64千米。東南至西北依次與平谷區、順義區、懷柔區接壤,北部和東部分別與河北省的灤平縣、承德縣、興隆縣毗鄰。
密云地理環境優越,區位優勢明顯。區城處于首都經濟圈內,距北京市區40千米,距首都國際機場35千米,距天津塘沽港160千米,主要交通線路有大廣(京承)高速、京沈路、順密路、密關路、密興路等公路及市郊鐵路S5線和通密線。
地形地貌
密云區位于北京市東北部,屬燕山山地與華北平原交接地,東、北、西三面群山環繞、峰巒起伏,巍峨的古長城綿延在崇山峻嶺之上;中部是碧波蕩漾的密云水庫,西南是洪積沖積平原,總地形為三面環山,中部低緩,西南開口的簸箕形。
氣候
密云區為暖溫帶季風型大陸性半濕潤半干旱氣候。冬季受西伯利亞、蒙古高壓控制,夏季受大陸低壓和太平洋高壓影響,四季分明,干濕冷暖變化明顯。年平均氣溫為10.8℃。
水文
密云區境內有大小河流14條,潮白河縱貫全境。
密云區內有中型以上水庫4座。密云水庫是首都的重要水源。密云水庫是華北地區最大的水利工程,設計最大庫容43.75億立方米,最大水面188平方千米。
【社會事業】
教育
密云區高中階段教育在校學生6011人,畢業生1536人,高中升學率為97.7%;初級中學(不含九年一貫制學校)在校學生9490人,畢業生2905人,初中升學率為99.9%;小學階段教育在校學生22051人,畢業生3452人;特殊教育在校學生106人;幼兒園在園幼兒15436人。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在密云設有分校區。
衛生
密云區共有衛生機構595個,其中區屬機構45個,農村衛生機構409個,個體機構141個;衛生技術人員4498人,其中執業醫師1746人;每千常住人口醫院床位數3.60張,每千常住人口執業(助理)醫師3.91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冊護士2.42人。全年醫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總診療479.8萬人次,健康檢查14.2萬人次。
2022年9月30日,密云區與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簽約座談會召開。雙方簽署合作協議,決定由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托管密云區中醫醫院,共同建設北京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密云院區。
文化
密云區年末共有圖書館1個,總藏量107.4萬冊(件),總流通20.1萬人次;全區文化館(中心)21個,組織文化演出1578場次,觀眾27.8萬人次。
【交通狀況】
密云地理環境優越,區位優勢明顯。處于首都半小時經濟圈內,距市區40千米,距首都國際機場35千米,距天津塘沽港160千米,主要交通線路有大廣(京承)高速、京沈路、順密路、密關路、密興路等公路及京通、京承兩條鐵路。規劃中的輕軌S6線在密云設站,將進一步提高密云的交通便捷度。
【風景名勝】
明長城
密云明長城在區域綿延207千米,占北京市的三分之一,不僅有明長城,還保留著古老的北齊長城。司馬臺長城以“險、密、奇、巧、全”著稱,是中國少有的保留明代原貌的長城,被著名長城專家羅哲文教授譽為“中國長城之最”,2011年被英國路透社評選為“全球十大最不容錯過的風景”榜首。
密云長城現存古代營城60余座,墻子路、曹家路、石塘路、白馬關等重要關口是長城營城文化的典型代表。在密云的西部長城中。
古北水鎮
古北水鎮即北京密云古北水鎮國際休閑旅游綜合度假區。該度假區位于密云區古北口鎮,由中青旅控股有限公司與密云區合作開發建設。依托于古北口鎮優美的自然風光和司馬臺古樸的長城風貌,主要規劃建設主題酒店、司馬臺古堡民俗酒店、大型露天實景演出廣場、人文休閑街區等旅游休閑設施體系。
密云水庫
密云水庫水域面積達188平方千米,被譽為“華北明珠”。密云山川壯麗,燕山主峰、海拔2118米的霧靈山,被稱為“華北物種基因庫”;華北地區最大的中山、海拔1414米的云蒙山,奇石林立、森林茂密、潭瀑眾多,被譽為“北國黃山”。
黑龍潭
黑龍潭景區總面積9平方千米,是一條峽谷走廊,全長4千米。這條峽谷俗稱轱轆峪,蜿蜒曲折,兩壁陡峭奇聳,峰巒疊嶂。這里懸潭、沉潭、落雁潭、通天瀑、平沙潭、曲潭、滴水潭、葦潭、三疊潭、龍戲潭、珍珠串、三潭疊瀑、無底潭、黑龍真潭以及龍門口、龍劈石、刺猬石等30多個景觀,如顆顆明珠鑲嵌在峽谷中,是人們消夏的好去處。
天門山
北京天門山風景區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北京市密云區石城鎮柳棵峪,距離北京東直門約80千米。為國家AA級景區。是以美麗壯觀的花崗巖地貌和獨特的變質核雜巖構造觀為主結合溪水潭穴、象形石、原始次生林等景觀的地質公園。天門山西壁是國家級花崗巖地質景觀,景區內有不同年代崩塌堆積形成的各種花崗巖洞穴、象形石,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地質博物館。
古北口古御道風景區
古御道生態旅游景區,地處具有“京師鎖鑰”之稱的密云區古北口境內。有民俗展室等大小景觀30余處。明長城和北京地區最古老的北齊長城;建于1860年的古御道;1025年的楊令公廟、三眼井,充滿神奇傳說色彩的琉璃影壁,盡顯古風古韻。為紀念抗日將士而修建的古北口戰役陣亡將士公墓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一步三眼井,兩步三座廟;七郎墳,令公廟,琉璃影壁靠大道”形象的表述了古御道生態旅游景區獨有的景觀特色。
云蒙山長城遺址公園
云蒙山長城遺址公園距北京市區90余千米,東沿密云水庫,西臨云蒙山脈。公園地處云蒙山東緣,山形韶秀天成,宛延起伏,構思精巧,群峰突起,常隱于云霧之中,素有"北國黃山"之美譽。公園內現存長城遺跡中,部分地段屬北齊時期修建;而大部分為明初所修。長城屬純石結構單邊內長城,自東北伸向西南,恰似一條雄偉的石龍,騰浮于起伏的山巔之上。公園每年組織大型中秋賞月節、金秋栗子節、九九重陽登高節等各項活動,登高遠眺,心曠神怡。東邊密云水庫全景盡收眼底,西望云蒙峽谷一覽無遺。
白龍潭皇家森林公園
白龍潭風景區位于密云區城東北30千米處的龍潭溝山谷內。景區名人碑刻林立、文物古跡眾多。歡暢的溪流從山上傾瀉而出,斷崖處飛流而下,形成疊彩瀑布,瀑布下又匯聚成三個小潭。頭潭直徑三米,深不見底。白龍潭的神奇在于,它每年秋后封潭,溪水斷流,滿潭白沙來年春季開潭,潭內白沙忽然不見,只有滿潭清水。每年農歷三月三開潭之日,這里要舉辦規模盛大的廟會。
仙居谷
仙居谷位于“密云水庫”上游,依山傍水,第一個景區是“高山湖泊”。湖水隨山勢像一條透明的盤龍鑲嵌在深山密林之中。沿湖邊小道走過湖的盡頭,是一個天然石洞,名曰抗日洞。在這深山密林中,一泓清水,更令人留連忘返,或蕩舟垂釣,或洗礦泉冷浴,不是神仙勝似神仙。除了美如仙境的景色,莊園內凌駕在溪水上的小木屋、隱藏在密林間的別墅,獨特的肉餅,新鮮的蔬菜,都是仙居谷吸引游客的秘密武器,個中滋味,只有你親自來體驗才能知道其中之美麗與美味。
玫瑰情園
蔡家洼玫瑰情園依山勢而建,色彩繽紛的千畝花海,呈現出層級式景觀結構。景區種植了40多萬株玫瑰和50萬株月季花,是北京最大的戶外月季花基地。每年5月中旬,玫瑰花、月季花競相開放,玫瑰花以豐花一號、四季玫瑰等精油玫瑰為主,花期能持續到7月底;月季花有幾十個品種,包括紅、黃、粉、白、紫、黑紅及復色等七個色系,花期可以持續到11月份。漫步在蔡家洼玫瑰情園,朵朵玫瑰花、月季花,爭奇斗艷,香氣撲鼻,蜜蜂、蝴蝶穿梭其中翩翩起舞,一派自然和諧的好風光。
霧靈西峰
霧靈西峰景區坐落在北京市密云區新城子鎮,緊鄰霧靈仙湖、古北水鎮和人間花海景區。霧靈西峰風景區占地近20平方千米,海拔1600米,景區內奇峰異石多姿,森林氣息濃郁,有湖泊、飛瀑、流泉、清潭等自然景觀引人入勝。良好的生態環境保持了豐富的野生動植物資源,身在其中可觀山水之秀、嗅草木溢香,真正體會自然之美。與此同時,這里也是北京的東極,是北京市第一縷陽光升起的地方,不趕時間的話,您也可以住上一晚,第二天起個早,去迎接第一縷陽光。
桃源仙谷
桃源仙谷風景區,位于密云區石城鎮境內。整個景區可觀賞景點達80余處,山巒連綿,峽谷幽深,森林茂密。湖、瀑、潭、洞遍布景區,四季美景如畫。桃花浪漫時,溯溪而上,宛如置身于桃花源。景區內孝悌教育基地以巖壁為依托,用雕刻的工藝,形象化地宏揚了中國傳統美德。景區峽谷森林茂密,潭瀑眾多,山峰雄偉,一湖六瀑十三潭,天畫三峰四洞連,近看長城似長龍,遠望云海奇景觀,構成了一幅世外桃源的天然風景畫廊。
云蒙山景區
云蒙山景區位于密云區西部的石城鎮,是北京市著名的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地質公園,以美麗壯觀的花崗巖地貌和獨特的變質核雜巖構造為特色,主峰海拔1413米,形成時代距今已有1.13億年。云蒙山集泰山之雄,華山之險,黃山之奇,峨眉之秀于一體,素有北方小黃山之稱。是一座以峰、石、潭、瀑、云、松取勝,以雄、險、奇、秀、幽、曠見長的名山,自然風景十分優美。
清涼谷風景區
清涼谷風景區位于北京市密云區石城鎮。由清涼谷、千尺珍珠瀑兩大部分組成,終年不斷的白河水從景區門前流過,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環境形成了這里特殊的氣候:春天,漫山遍野的各種山花野卉;夏天清潭飛瀑,水上鋼絲等娛樂項目眾多,可組織水上團體比賽、家庭PK賽。蕩舟美麗的清涼湖面上只感覺“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當地特產】
密云甘栗
北京密云甘栗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對此《戰國策》曾有記載。在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中,也有這樣的記載:“安邑千樹棗,燕秦千樹栗。其人與千戶侯”,可見古燕國擁有千株栗樹的人,其富可抵千戶侯。由此說明地處古燕國的密云自古以來就是甘栗的重要產地之一。密云甘栗種植面積已達30萬畝,年產優質甘栗1300萬公斤,擁有甘栗種植專業合作社96家和一家縣級甘栗聯社,入社的甘栗種植戶由最初4000多戶發展到4.5萬戶,占全區果農的60%。
御皇李子
密云東邵渠鎮石峨村李子栽培具有悠久歷史,是“御皇李子”的發祥地。據《北京果樹志》記載,距今400多年前當地就開始栽種李子。作為本市最大的李子基地,如今東邵渠鎮李子種植面積已達近萬畝,預計年產量650萬公斤,有御皇、晚紅、早艷、黑寶石等七八個品種。
【獲得榮譽】
2009年11月被國家教育部評為“全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先進地區”;被國家文化部評為“全國文化先進單位”;
2009年12月被國家人口計生委評為“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
2010年5月被國家教育部評為“全國陽光體育先進縣”;
2010年11月被國家民政部評為“全國農村五保供養工作先進單位”;
2010年12月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全國全民健身活動先進單位”;
2011年11月被國家科技部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市)”;被國家人力社保部和解放軍四總部評為“全國民兵工作先進單位”;
2017年12月通過國家水利部驗收成為首批國家水生態文明城市。
2019年2月,全國愛衛會決定,命名北京市密云區為國家衛生城市(區)。
2019年11月14日,密云區被生態環境部評為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
2019年11月,入選第二批節水型社會建設達標縣(區)名單。
2020年5月20日,入選2019年全國縣域網絡零售TOP100。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10月9日,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
2021年1月,入選中央文明辦2021—2023年創建周期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名單。
2021年3月,入選2020年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成效明顯的激勵候選縣名單。
2021年6月21日,被農業農村部確定為全國農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單位。
2021年10月,入選第二批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名單。
2021年12月29日,獲得2021年度中國天然氧吧稱號。
2022年1月,密云區被重新確認為國家衛生城市(區)。
2022年4月,入選“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
2022年4月,北京市密云區團委被表彰為“北京市五四紅旗團委”。
2022年4月,入選義務教育優質均衡先行創建縣(市、區、旗)名單。
2022年8月,密云區獲頒2021年度“中國天然氧吧”證書。
2022年8月,入選2022年農業現代化示范區創建名單。
2022年8月4日,入選氣候投融資試點名單。
2022年,被授予“國家森林城市”稱號。
2022年11月,擬確定為北京市全域旅游示范區。
2023年1月17日,入選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公布的《2022年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名單》。
2023年4月27日,入選2023年傳統村落集中連片保護利用示范名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