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 收藏本站

當“抨擊裝配式”成為流量密碼,我們正親手埋葬建筑業的未來

當“抨擊裝配式”成為流量密碼,我們正親手埋葬建筑業的未來

 二維碼 3

來源:郭麥建筑


你以為在痛罵裝配式時,是在捍衛技術傳統。但其實,你是在親手斷掉自己未來的路。今天這場“反裝配式”的輿論風潮,本質不是技術之爭,而是認知的自廢武功。

圖片

你被騙了。

當你在短視頻看到有人激情地抨擊裝配式建筑,說它粗制濫造、質量堪憂、是國家硬推的偽技術時,你是不是也跟著點了個贊,順手轉發了一下?

恭喜你,你正被一場看似“為行業發聲”,實則“裹挾情緒”的輿論漩渦所利用。


誰在帶節奏?誰在被利用?

“反裝配式”的網絡風潮,充滿了“現澆才是王道”“磚砌才扎實”的聲音??此坪侠恚瑢崉t危險。

我翻了不少言論源頭,大致可以分成兩類:

一類是利益受損者。模架商、現場施工隊、小型建材供應商,他們的生意被裝配式壓縮了空間。出于本能防御,他們開始在網上散播偏見、移花接木、貶低裝配式的合理性。屁股決定腦袋,這可以理解。

另一類是情緒跟隨者。大多數人其實并不真正了解裝配式,他們甚至沒住過一棟真正意義上的高質量預制房。但在“國家強推”“體驗不好”“工期趕”的輿論標簽下,很容易被“反工業化”的敘事俘獲情緒。

于是,一個本該是技術進步、組織進化、產業升級的過程,在流量裹挾下,變成了民粹式的倒退鼓動。


回顧一下:磚塊也是“預制”的

請你靜下心來想一想:
如果我們今天要反對工業化建筑,那磚塊是不是也該被淘汰?

圖片

畢竟,在夯土房的年代,磚塊就是最早的工業化構件。預制化不是裝配式獨有的,而是建筑技術演進的必然路徑。

你可以批評一套裝配式體系設計不到位,施工不好,管理混亂。
但你不能因此否定整個大方向——就像不能因為一個人開不好車,另一個人馬車趕得好,就據此斷定汽車沒有馬車先進。

裝配式不是對傳統工藝的背叛,而是傳統工藝的繼承和升級。
只是它試圖做得更快、更準、更系統,而這一點,剛好刺痛了很多靠“經驗主義+人工堆疊”生存的從業者。


你看到的“裝配式”,可能只是“假裝配”

裝配式領域,全球有那么多大牛公司,你不能視而不見。

真正的裝配式,不是PPT里的詞,不是政策文件里的術語,也不是某個開發商為了趕進度的投機操作。

它是系統設計、標準生產、精益安裝、全過程協同的組合拳
它要求建筑師懂工藝,結構師配合預制工廠,施工單位全鏈條調度,甚至需要開發商提前鎖定工藝路徑。

我經手過大量的傳統建造方式項目,也正在從事PC預制、模塊化、集成式衛浴POD等工業化建造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根據我的觀察,在裝配式領域,能產生效能優勢、能落地的,基本都是“設計-制造-施工-運維”一體化強控制的體系。而大多數口口聲聲說“裝配式不行”的人,他們手中的項目連最基本的系統管理都沒建立起來。

換句話說,你罵的不是裝配式,而是你自己的項目全鏈路管理不行。

* 新加坡,裝配式建造數字化管理系統案例


我們為何不能接受裝配式的“不完美起步”?

令人悲哀的是,我們可以接受現澆的漏水、開裂、工期慢,卻無法容忍裝配式早期的不成熟。

這背后其實是心理學上的“保守性偏見”:面對變化,人們更容易為自己熟悉的失敗找借口,卻對陌生的失敗無限放大。

而恰恰是這些早期不成熟的項目,才是一個國家技術演進必須經歷的階段。

如果日本在1970年代,就因為早期的預制房“住起來不舒服”而放棄技術演進,那豐田、積水、大和、住友、三菱、一條、松下、旭化成、三澤……等等企業,就不會成長為今天的工業化建筑巨擘

* 1970年,日本積水住宅模塊化房屋施工場景:

圖片

你以為日本裝配式現在好,是因為它們起點高?錯了,是他們忍得住初期的不完美。我們卻在“起步沒經驗”時,就迫不及待地投出否決票。

* 日本知名工業化建筑企業案例:


裝配式并非萬能,但你必須理解它的“時代邏輯”

我想說清楚一點:
裝配式不是靈丹妙藥。它不是每個項目都適用的終極解法。
但它之所以被國家戰略推動,被全球建筑強國持續投入,是因為它對未來不可回避的變化做出了組織響應:

  • 人口紅利消退,工人越來越少、越來越貴

  • 客戶需求響應越來越菜單化、交付周期越來越短

  • 安全、環保、工地管理要求越來越高,容不得“拖泥帶水”

如果你看不見這些底層變量的變化,還在沉醉于“工地才是建筑的全部”,那對不起,這個行業未來不會為你留下位置。

* 大幅縮減現場作業和工期的集成式衛浴POD


技術從不等人,一江春水也不會倒流

我們必須承認,時代的方向不是你我能決定的,但我們能決定是否要順應潮流。

裝配式建筑在中國不會被逆轉,只會在罵聲中不斷進化。

你可以參與它,成為推動者;

也可以觀望它,成為落伍者;

但你千萬不要試圖嘲諷它、否定它、干擾它。

那是在浪費你自己的未來。

技術從不等人,一江春水也不會倒流。

你覺得呢?



展會新聞